天气寒冷,灿灿患上了感冒,经医生诊断后需要输液治疗。灿灿平时很少打针吃药,这次一连打了好几天点滴,灿灿很是苦恼:每天打完针后针眼处总要“青”一大块,本来血管就细,淤青后更增加了护士穿刺的难度,自己也疼得难受。
生病上医院,需要用药治疗时,医生会根据病情给患者开处方,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都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。
当输完液后,有很多人会像灿灿一样遇到这种情况:护士拔针后,明明已经按压过,但针眼处还是会出现一大块淤青,还特别疼。这是为什么呢?
(网络图片仅供参考) 皮肤和血管上各有一个穿刺点
所谓静脉输液,是将一定量的液体、电解质或血液等由静脉注入的方法。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操作时,针尖首先穿破皮肤,然后再进入血管,因此,静脉穿刺其实会形成皮肤和血管两个穿刺点。
当输液完成拔针后,护士会拿棉签按压在针眼处,并叮嘱患者继续按压一定的时间。当患者看到皮肤针眼处已经止血后,就会提早停止按压。
其实,这时候血管上的穿刺点仍可能在渗漏,有血液从血管针眼处流向皮下组织。因此,皮肤的外观上就变成了一块淤青,出血量稍多时甚至会鼓起一个小包,有胀痛感。
(网络图片仅供参考) 拔针后平行按压针眼处5分钟
患者输完液后,按照传统的拔针方法,将棉签与血管垂直横压在皮肤针眼上,这样往往只按压住了皮肤针眼,而血管上的针眼可能仍然会渗血。
近年来多选用平行按压法,将棉签与血管方向平行,棉签顶端超过皮肤出血点上方2~3 cm,使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同时被压住,能够覆盖更大的穿刺点面积,不容易导致皮下出血的情况发生。
一般按压时间不少于5分钟,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患者需按压15分钟以上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按压过程中患者不要来回挪动棉签,也不要直接贴上止血贴,更不要边压边揉针眼处,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,引起皮下淤青。
(网络图片仅供参考) 出现淤青24小时后再热敷
如果经过按压,还是出现了淤青,一般在3、5天即可消退,可在淤青出现24小时后,再用热毛巾局部热敷,促进血液循环,加快吸收速度。切忌马上热敷,因为这样做会阻碍出血点凝血的速度,反而会加重淤青程度。(编辑Kathryn)
湖南医聊特约作者: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刘莉
标签- 针眼
- 湖南医聊
- 淤青
- 平行按压
- 静脉输液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20-man.com/shangwu/283530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!